伊之密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賺足了行業眼球,因為在1月23日,伊之密成功登陸深交所A股市場,成為國內首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模壓成型裝備制造企業。《鑄造技術》在展會現場采訪伊之密壓鑄機事業部副總經理黎前虎,與讀者分享伊之密上市后的新動向。
2015年3月31日,伊之密攜全新壓鑄機和機器人亮相第11屆中國國際壓鑄工業展,吸引了眾多媒體和客戶的關注。
伊之密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賺足了行業眼球,因為在1月23日,伊之密成功登陸深交所A股市場,成為國內首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模壓成型裝備制造企業。《鑄造技術》在展會現場采訪伊之密壓鑄機事業部副總經理黎前虎,與讀者分享伊之密上市后的新動向。
新目標:成為所在領域世界級企業
《鑄造技術》:今年1月23日,伊之密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上市給伊之密帶來了什么影響?伊之密如何看待資本市場?
黎總:上市這事我們從2008年就已經立項運作了,中途經歷了金融危機、證監會暫停新股審核發行,但我們還是堅持下來,現在也算水到渠成。
上市是伊之密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而且進入資本市場,我們可以依托更雄厚的資金實力尋求新的突破。最近兩年,我們的壓鑄機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態勢,每個機型都等著排產,大部分機型沒有現貨,需要訂貨或調貨。上市后,伊之密順德五沙工廠和蘇州吳江工廠會陸續投產,擴大產能,滿足伊之密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需要,就能有效地解決產能問題。
《鑄造技術》:隨著上市帶來的資本支持,伊之密將會有何新的目標?
黎總:伊之密一直以來都有著讓中國裝備技術與世界同步的夢想,上市之后,我們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也制定了一個更明確的目標——成為所在領域世界級企業。雖然上市帶來了資金支持,但我們目前不會輕易隨意地跨界,嘗試別的領域,我們目前還是會主要著眼在精密專用機械設備及自動化智能化裝備領域,多元化地延伸產品,讓全球的客戶、同行都認同伊之密的品質和品牌。
新產品:對標歐美標準
《鑄造技術》:伊之密2011年收購了美國百年名企HPM,目前運營狀況如何?請您介紹一下伊之密是如何運營、管理HPM這個品牌?
黎總:HPM的收購及運營到目前為止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我們在北美HPM分公司建立了研發中心、服務團隊及生產基地,經過這些年的調整和完善,HPM已進入穩定上升階段。目前,HPM北美公司員工已經有20多人,主要負責產品研發、銷售和技術服務。
另一方面,伊之密吸收并引進了HPM的技術,按照HPM的標準生產機器,從中國運至俄亥俄州工廠,進行再組裝后送到客戶工廠。2012年,HPM推出了第一臺2000T冷室壓鑄機,隨后,注塑機也恢復了北美銷售,在今年NPE2015上展出三款高端注塑機,標志著HPM品牌真正回歸北美市場。
《鑄造技術》:HPM技術對伊之密產品有何影響?是否考慮在中國銷售?
黎總:HPM的壓鑄機、注塑機曾經在北美的銷量是排行第一的,它在壓鑄機、注塑機和重型液壓裝備的技術沉淀非常深厚,很多知名企業都是HPM的客戶。收購后我們非常注重消化、吸收HPM的技術。我們派了多批核心技術骨干前往北美輪換工作了近8個月,了解北美的市場情況,以及重型液壓裝備的設計標準、工藝標準,回國后再進行內部轉化,在自身產品和HPM技術上尋找最佳的結合點。
這對伊之密壓鑄機的成長非常關鍵,尤其是重型冷式壓鑄機的突破最為明顯。過去,我們在重型機的表現不多,但現在重型機我們已經做到3500噸,被列為國家級項目,我們也陸續成為一汽、上汽、東風、通用、大眾、本田、日產、福特、長城等汽車制造商或其一級供應商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說,HPM的技術讓我們撬開了重型機的市場,我們也有信心在未來幾年,在重型機上有更多的突破和更好的成績。
《鑄造技術》:在本次中國國際壓鑄展上,伊之密備受矚目,推出了全新一代DM400H卓越系列,請您談談這款產品有何特點?
黎總:卓越系列是我們收購HPM以后針對全球市場精心打造的一款主力機型。據海關數據顯示,過去兩年我們壓鑄機的出口銷量已經位居行業第一,海外市場正在成為我們新的增長極。目前,我們已是全球銷量領先的壓鑄機生產商,年銷量近800臺。
卓越系列正是我們進軍全球市場、貼近歐日先進壓鑄機技術水平的主打產品,是消化吸收美國HPM的成熟壓鑄機技術而開發的新產品,在設計標準、工藝標準、工藝方法等多方面都有顯著提升,主體結構剛性參照了HPM壓鑄機用料標準,充足用料可以充分保證設備整體剛性和耐用性、穩定性,相對于現在的標準機,生產效率、冷卻效能也顯著提高,質量完全媲美歐美同類產品。
新市場:機器人自動化項目
《鑄造技術》:展會上伊之密還有一款新產品讓人眼前一亮,就是機器人自動化項目,請您介紹這次展出的機器人有何亮點?伊之密一直是以模壓成型為主題的裝備企業,做機器人項目的初衷是什么?
黎總:這次展示了二套機器人系統,包括取件機器人以及去毛刺系統。作為進軍機器人自動化領域的第一步,我們先是針對壓鑄領域的產品和用戶要求來量身訂制機器人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滿足多層次多功能自動化智能化生產。
目前,我們的客戶在機器自動化、智能化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伊之密早在幾年前就醞釀機器人自動化項目,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2014年3月,我們的機器人自動化項目部成立,首先圍繞壓鑄機自動化生產的市場需求,做機器人集成應用。現在國內很多使用壓鑄機的工廠人工成本不斷攀升,熟練工人越來越難請,而且由于本身工藝的特殊性,工作環境相對比較惡劣,對工人的身體健康也有傷害,90后工人越來越不愿意走到一線工作。所以,用機器人自動化去完成加工、清理,既省去了繁重的人工勞動,又環保。
《鑄造技術》:現在行業里面都在關注工業4.0,您怎么理解工業4.0?
黎總:作為一個有規模的裝備制造企業,我們不可能回避工業4.0的到來,應該努力去跟上,甚至引領行業邁進工業4.0。工業4.0的概念大家已討論得比較多,對于裝備制造業而言,工業4.0主要就是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化和網絡化。在傳統裝備制造業,很多工藝仍然依靠人工完成,或者由自動化設施輔助人工完成,隨著智能化技術的提高和普及,這些人工操作的工序都可以由機器取替。人工成本不斷攀升使得企業的負荷越來越沉重,企業對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也就越來越迫切,最終是機器取代人工,甚至是做到無人工廠,在生產線上機器能完全自動化、智能化完成產品生產的各種環節。
《鑄造技術》:2014年伊之密壓鑄機的經營業績如何?您認為今年市場會有什么新的改變?
黎總:去年我們壓鑄機的銷售量有近800臺,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今年國內制造業產能依然略顯過剩,但國內市場對壓鑄機的需求還是很大。其實從2012年以來,國內市場就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大的生廠商在不斷擴產,而中小廠家很多沒有太大的發展。由于大廠的擴產,他們對高質量、高精密設備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這正是我們進一步發展的契機,我們會抓住市場的機遇,向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滿足他們的需求,保持穩健增長。
《鑄造技術》:您希望中國鑄造協會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完善?
黎總:中國鑄造協會是中國鑄造領域一個重要的溝通橋梁,希望協會促進行業交流,增進會員企業之間的溝通,讓大家相互了解,幫助企業更全面地獲知行業、市場發展趨勢。
另外,希望協會能進一步與國外行業協會、團體組織牽線搭橋,帶領會員企業走出去參觀、學習,搭建溝通平臺,與國外知名企業一起交流,讓我們汲取新的養分和知識,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進步。
伊之密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壓鑄工業展覽會現場
伊之密機器人自動化在現場演繹